数字时代 触摸显示屏改变人类的大脑!
数字时代,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已经完全渗入每个人的日常生活。在信息时代长大的“数字原住民”长时间用拇指操控智能手机和上网,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,更适应碎片化信息,也更善于利用网络资源,但结交线下朋友的能力,却越来越弱。
用拇指触控手机相当于拉小提琴?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信息学研究所教授戈什,将数字时代人类拇指的运动和大脑的联系,同小提琴演奏家比较,得出了这个有意思的结论。他们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,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,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。他们将62个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,测试他们的拇指、食指和中指在运动时,大脑皮层的反应。结果显示,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,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。使用手机的次数越多,大脑皮层中的信号就越强烈。这可算是大脑的“用进废退”——小提琴演奏家们在乐器水平进步的时候,他们的大脑也会表现出相应的变化。
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,随着智能终端搜索功能的强大,很多原本需要大脑思考的过程,现在只要动动手指就完成了。美国学者尼古拉斯·卡尔曾经写过一篇名为《谷歌是否让我们变愚蠢》的文章。作为一个专栏作者,他坦言自己的阅读习惯也随着谷歌“无处不在”的渗透而改变很多。“曾经我喜欢阅读长篇的文章,但现在有了搜索,我开始只看精华部分,有时候只看两三行就结束了。我们的思考方式变了,我们将变得更加懒惰,甚至愚蠢。因为我们大脑用来思考的时间少了,花在搜索上的时间更多。”这种改变甚至会改变写作习惯,尼古拉斯·卡尔写道:“要是在过去,我通常会在纸上写一个大致的提纲,然后才会正式提笔写一篇文章。这是我从新闻学院时期就养成的习惯。但现在很少了。长此下去,思维模式也肯定跟着改变。”调查显示,年轻一代花在智能设备上的时间,远多于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际交往。他们依赖线上社交网络,就像吃饭睡觉一般自然。
最新产品
同类文章排行
- 了解一下投射电容式触摸显示屏的结构
- 触摸显示屏发展呈多样化的趋势
- 触摸显示屏市场还存在什么问题
- 触摸显示屏给我们带来的便利
- 红外线式触摸显示屏的应用领域
- 触摸显示屏在公用信息查询服务应用
- 触摸显示屏从诞生起就受到人们的关注
- 五线电阻技术触摸显示屏
- 触摸显示屏是最新的计算机输人设备
- 你们了解触摸显示屏吗?
最新资讯文章
您的浏览历史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