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穿戴设备在健康领域将迎来巨大发展
可穿戴设备从2008年以来发展迅猛,尤其是在2013年-2014年经历了一个集中的爆发期,企业市场和消费市场的需求都在不断显现。
从产品形态来看,其他类的可穿戴设备占比量大,包括智能秤、智能温度计、心率监测器等可穿戴医疗设备,共占到了32.79%。接下来占比量多的是智能手表,市场占比为32.4%,其次是智能手环类产品,达到了17.91%,鞋服类12.90%,眼镜类9.04%。
总体上来看,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主要的产品形态以智能手表、手环为主,智能眼镜这块在国内还没有占到比较大的份额。而国内的可穿戴设备也主要集中在医疗健康、运动户外、影音娱乐等领域。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进一步推进,可穿戴设备市场以健康为诉求的领域将迎来巨大发展。
从产业区位分布来看,国内可穿戴设备产业链主要分布在华南,从原材料、方案设计到制造加工都比较完整和成熟。深圳无疑是中国可穿戴设备企业的巨大聚集地,其次是北京、上海、苏州、杭州、成都、天津等地。
综合来看,可穿戴设备目前功能不够齐全,续航时间短,处理器解决方案还不完备等问题也阻碍着其发展。此外,目前产业链间协作能力尚待提高,上中下游的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平衡性。
2016年中国可穿戴市场规模可达228亿元以上
中国工程院院士费爱国表示,智能产业是21世纪相对重要的创新之一,可穿戴设备是这个产业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可穿戴计算可能会在军事安全领域率先得到突破,在个人医疗健康管理方面得到市场的认同和推广。
根据中国可穿戴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(CWCISA)产业研究院的分析,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在2014年的规模为22亿元人民币。2015年,伴随Apple Watch的正式上市,刺激市场规模继续增加,预计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35.6亿人民币。
2016年,随着主要的智能可穿戴计算系统平台及大数据服务平台搭建完毕,下游设备厂商洗牌,产品差异化加大。明年市场规模增速虽然有所回落,但是预计依然会增加到228亿以上。
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高国辉表示,预计到2020年深圳将为国际化的可穿戴设备重要产业基地,目前深圳已有近千家企业涉足可穿戴领域,已形成全国完备的产业链。
同时,从2014年到2020年连续7年,深圳财政每年安排5亿,设立机器人可穿戴设备、智能装备产业发展专项基金,在深圳设立实验室、工程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,专项基金可给予500万元—1500万元的资助支持,对自主创新项目可给予很高1500万元的配套设施。
相关资讯
最新产品
同类文章排行
- 了解一下投射电容式触摸显示屏的结构
- 触摸显示屏发展呈多样化的趋势
- 触摸显示屏市场还存在什么问题
- 触摸显示屏给我们带来的便利
- 红外线式触摸显示屏的应用领域
- 触摸显示屏在公用信息查询服务应用
- 触摸显示屏从诞生起就受到人们的关注
- 五线电阻技术触摸显示屏
- 触摸显示屏是最新的计算机输人设备
- 你们了解触摸显示屏吗?
最新资讯文章
您的浏览历史
